當前位置:首頁?>?詳細頁

外公、父親與我

來源:巖土公司 寇偉奇  發布時間:2023年02月24日  瀏覽次數:

打印

  “外公,這是什么啊?”

  “這是外公參加冶金地質會戰的獎勵,也是那段時光的紀念。”

  每當這時,外公的眼里總會泛起光芒,冉冉不絕地講起他們年代的故事。

  “我參加工作是在1958年,那時的中國正處于困難時期,百廢待興,經濟恢復和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,礦產資源作為重要的物質基礎,成了為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,無數的年輕人響應毛主席“開發礦業”號召,不怕困難,迎難而上,把“為祖國尋找寶藏”作為人生的理想。那個年代,沒有大規模配備機械設備,找礦挖槽探只能人們動手去挖,所有人都放開膀子去干,那時就想我們流點汗,吃點苦,為的是趕快把我們國家建設得更強大,我們再苦再累也高興。”

  “后來響應國家號召,我們舉家奔赴青海省湟源縣,那里屬于高原地帶,天寒地凍、人煙稀少、空氣稀薄、氣候干燥,剛到那里的時候,連住的地方都沒有,大家就自己動手修房建屋、打炕筑灶;野外勘探人跡罕至、山路崎嶇,卡車開不到就騎馬,馬也到不了,就用兩條腿走,爬冰臥雪也要完成工作,這一去就是七個年頭,也是在這,留下了老慢支的毛病,現在回想起來,那個年代真不容易,可那時干勁兒十足,覺得生活充滿了意義!”

  外公作為老一輩冶金地質工人,經歷的苦難我們已無從體會,但他們的奮斗沒有被辜負,他們為祖國貢獻了青春,為共和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礦產資源基礎,他們從無到有、攻堅克難、舍小家為大家,也為我們留下了精神財富。

  我的父親,是在1979年參加工作、成為冶金地質大家庭的一員的。工作初期在山西省峨口鐵礦,沒有了祖輩的鞍馬勞頓、手扛肩挑,取而代之的是動力充沛的運輸卡車和性能優異的地質鉆機。開展“多種經營”,就像是打開了一扇大門,讓行業煥發了新機,也讓員工們稱賢使能、盡其所長。父親被安排到產業公司鋸片廠,生產金剛石鋸片,工作期間發揮自己特長,發明創造改進生產工藝,為單位創造了可觀的收益,連續多年獲得“單位先進個人”。后因工作調動,打水井、巖土施工,父親在工作中吃苦耐勞、踏實肯干,工作之外勤奮好學,不安于現狀,通過自己努力取得單位首批技師職稱。

  老一輩的言傳身教讓我受益終身,在高考完后填報志愿時,我毅然選擇了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。“好好學習知識本領,毛主席說‘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’,咱們家三代地質人,也是無尚光榮了!”拿到錄取通知書時,外公激動地說。

  2011年,大學畢業后的我回到了父輩祖輩工作的單位,接住了先輩們執著的“接力棒”,開始了我的冶金地質之旅,沒有了風餐露宿、跋山涉水,工作的地點也由荒郊野外進入到了熙攘的城市,羅盤、地質錘、放大鏡也變成了GPS、計算機電腦,雖然我從事的已不是父輩和祖輩的地質鉆探工作,但是他們畢生詮釋的“李四光精神”、“地質三光榮”卻深深感染著我、影響著我,促使我在工作中學習積累,充實自己,開拓創新,努力成長為技術骨干,為冶金地質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  三代人的事業,見證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遷,從最初的“冶金地質部”到“冶金地質會戰指揮部”、再到現在的“中國冶金地質總局”;從最初的“開發礦業”,到現在轉型升級、優化調整,雖然時代在變,名稱在變,戰略方向在變,但不變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冶金地質青年獻身冶金地質事業,為我國各個時期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寶貴年華、聰明才智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: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,每一代人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,今天,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就是要實現‘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’。”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作為新一代的冶金地質工作者,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,唯有堅持貫徹“李四光精神”、“三光榮”精神,踐行“新時代地質工作者核心價值觀”,做一名合格的冶金地質工作者、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,才能實現建設“一流地質企業”的宏偉目標,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!

一级毛片高清高潮免费看交|欧美精品激情久久久久久|午夜色欲国模福利视频免费送|欧美C级真人性爱视频